一直以來,深腦刺激療法(deep brain stimulation)對改善震顫等活動徵狀十分明顯,近年則有研究欲解答它可否同時改善非活動徵狀。一項在英國及德國進行的研究顯示,接受丘腦下核(subthalamic nucleus)深腦刺激療法的晚期柏金遜症患者於手術後兩年,非活動徵狀的改善仍可維持,特別在日間渴睡、膀胱功能、氣味辨識及多汗等徵狀上,而參加者的生活質素也獲改善。

納入此項研究的患者共有67人,來自英國及德國3所研究中心。研究人員以不同的評估工具或問卷,量度參加者在活動徵狀、非活動徵狀及生活質素三方面,於手術前、手術後5個月及手術後24個月三個時間點的情況。是次發布,集中報告參加者的非活動徵狀。

德國科隆大學醫院腦神經學部榮譽研究員Haidar S. Dafsari,接受《今日腦神經學》(Neurology Today)編採人員訪問時表示,研究人員利用醫生專用的「非活動徵狀量表」(Non-Motor Symptoms Scale),評估參加者各項非活動徵狀出現的情況,發現在手術後24個月,整體的非活動徵狀改善仍然維持着。

研究人員又以專門評估柏友生活質素的問卷(即Parkinson's Disease Questionnaire-8)作相關評估,發現在24個月間改善顯著。Dafsari稱,過往的研究顯示,非活動徵狀的改善跟活動徵狀的改善相比,前者跟生活質素改善的關係更大,這次研究也不例外。

有趣的是,患者本身利用專屬的「非活動徵狀問卷」(Non-Motor Symptoms Questionnaire)自我評估手術前後相關徵狀在24個月間的變化時,則未見顯著分別。

美國紐約幹細胞基金會研究所首席醫療主任Melissa J. Nirenberg向《今日腦神經學》編採人員評論此研究時稱,它可取之處,在於從深腦刺激療法研究的角度來說,67名參加者是目前為止規模較大的;不過,若以臨床研究樣本數目而言,67人則太少。

她又提醒,它是觀察性研究,非更具說服力的隨機分配雙盲臨床研究,沒有對照組(例如以沒有接受手術的柏友)作比較。另外,無論是醫生評估還是參加者自評,相關評估表問及的,均基於各自主觀的判斷去填寫,並非基於客觀指標的量度。故此,在詮釋上,需要留意這些局限。

紐約大學朗格尼醫療中心(NYU Langone Health)腦神經學教授Andrew Feigin,同樣關注它並非隨機分配雙盲臨床研究這一點。他又稱,未能肯定參加者非活動徵狀得以改善的背後,會否基於手術後他們整體上感覺不錯,並在評估表上反映出來有關。

然而,他表示,是次觀察性研究表明,深腦刺激療法或可提供不只是活動徵狀改善的效果。

上述研究於今年(2018年)2月刊於醫學期刊《運動障礙》網上版。

資料來源:《今日腦神經學》

B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