柏金遜症檔案
簡介
柏金遜症是一種慢性腦神經組織衰退疾病,它因1817年英國醫生詹姆士柏金遜(Dr James Parkinson)首先發表了一篇記錄此病的醫學論文而得名。
柏金遜症是由於腦幹內稱作「黑質」的部位退化,以致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「多巴胺」(Dopamine)而起。這令腦部指揮肌肉活動的功能受損,直接影響身體的活動,大大阻礙了患者的活動能力。
根據世界性的統計,每八百人便有一人患上此症,依此計算,香港約有八千名患者;而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,患病比率更高至1%。此外,約有一成的病人在四十歲前發病。隨著人口老化,香港柏金遜症患者將會超逾一萬人。
柏金遜症是否等同認知障礙症?
柏金遜症主要影響患者身體的活動能力,大部分患者的思想及認知能力均正常,思維清晰;而認知障礙症(又名腦退化症或失智症,舊稱癡呆症)患者則會日益健忘,智力退化,甚至出現性格改變。
基本上,柏金遜症和認知障礙症是兩種不同的疾病,但亦有部分柏金遜症患者於患病後期,出現認知能力減退,甚至到達痴呆的程度。年紀愈大的患者,出現認知能力障礙的機會愈大。